芜湖高二女生,获总决赛全国一等奖!

快讯 体育娱乐 6

2024年第二十一届“叶圣陶杯”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评选结果日前揭晓。来自芜湖市田家炳中学的高二学生姚清晨以作品《诀别书》获得现场写作总决赛全国一等奖。

芜湖高二女生,获总决赛全国一等奖!-第1张图片-福建新闻网

在省级初赛中,姚清晨凭借《琴师》获得省级一等奖并取得全国总决赛资格。随后赴山东大学进行全国总决赛现场写作。在短短的2个小时内,姚清晨借用书信体的格式,以隽永平实的文字回忆了农民爷爷的奋斗一生,真挚而深厚的感情力透纸背,行文思路清晰,结构完整,其成熟的文字掌控能力可见一斑。

“如果没有广泛的阅读,我想我很难能将我对爷爷的感受真实准确地表达出来。”姚清晨说,无论是作文大赛还是考场应试,想要在作文上取得好成绩,没有“原始输入”的积累就等于缘木求鱼。她告诉记者,作为一名普通学生,在生活经历、词句积累等方面本就匮乏,如果再不利用阅读来补充扩展,那么很容易就落入“无话可写”“无事可说”的窘境。

虽然高二的学习负担已经非常繁重,但是姚清晨还是保留了阅读的好习惯。“长篇小说没时间,我就以看散文为主,时刻保持对文字的敏感。现在在读的是史铁生的《病隙碎笔》,我很喜欢他。虽然每一篇都不长,但是文字非常有生命力,是我学习的好榜样。”

“我们全家都爱阅读,妈妈在家也是很少看手机,尽量多读书。现在功课多,阅读就成了我释放压力的一种手段。碎片化阅读总比什么都不读要好。” 谈起阅读,这个刚开始还有些拘谨的女孩神情慢慢变得放松起来,“像我这次的《诀别书》其实很多地方就是借鉴了《病隙碎笔》的一些写法,可能在阅卷老师看来这种写法还是挺新颖的。”

自己指导的学生取得如此骄人成绩,指导老师刘萍萍在开心之余,似乎并不意外。“这是个有才华的孩子。对周遭的环境有细腻的感知,又能运用所学词句将这种感知准确地表达传递出来,这来源于广泛的阅读和对生活的敏感,也成就了她的写作最‘抓人’的特色。”

刘萍萍告诉记者,即使在学习压力最大的高中阶段,不管是运动会还是作文大赛,她都会鼓励支持学生踊跃参加。“让不同的孩子在各种舞台上充分展现自己,获得成就感,这是一种成长过程中的正向激励。在最困难、压力最大的时候,这种激励就会转变成一种宝贵的动力和韧劲,帮助孩子越过坎坷、获得成长。”

据悉,“叶圣陶杯”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是教育部批准的白名单赛事,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主办,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《中学生》杂志社承办,是主办单位级别较高、专家评委权威和社会影响力最大的国家级作文赛事之一。

诀别书

亲爱的爷爷:

您还好吗?

四十多年前的一方农田之中,您在烈日之下擦了擦已经被汗浸湿的衣领,面色不改地捋起袖子,抗上重担,像往日一般走向田间。

这是我从旁人的只言片语中想象出的场景。

人生如诗画,我仿若看到斧头从上到下挥舞的角度划成一道优美弧线,在氤氲洒满午后的教室中时常勾起过往的记忆,渲染着专属于农民的乡土画卷。

“当家才感柴米贵,养儿方知父母恩。”父亲长大后常常回忆您,说只有人到中年才能体会到谋生的种种不易。

您生活在上世纪八十年代,是一个农村底层的二十多岁的青年,每天像大多农民一样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。我的记忆停留在我儿时回老家的时候,迎着日落西方的光亮,您在家里弯腰处理杂事的场景仍历历在目。

后来的我常言,这是平淡生活里的画,不同于梵高浩瀚的《星空》,也不同于莫奈柔情似水的《日出印象》,只是段佳期如梦的老旧记忆画作。

父亲回忆说,那个年代别人家的父母可以住上一辈留下来的房屋,可他的父亲却需要日复一日地挑着泥沙,面对周遭的质疑嘲讽,忍辱负重,白手起家。您在那时的辛劳付出是普通农民的几倍。

在做完每天的工后,晚上一个人打地基,将洼地填平成高地,在老家的大河旁安下了家。

这栋老屋在我儿时对于老家的记忆中最为清晰,至今我都仍为这个“工程”骄傲赞叹,让我可以在老家的孩子里高高将头抬起——“这是我爷爷建的房子!”

可这样辉煌的工程在前些年轰然倒塌。因为坝河工程老家的房屋不得不拆迁,爷爷也因此大哭一场。

在那片土地上,凝聚了上一辈人付出的汗水,是每一个带着乡土气息的农民日日夜夜所浓缩的心血,这便是几十年前在人生画卷上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
您是个急性子、极为要强的人。您养育了两个儿子,可身为农民阶层,希望他们能跨越阶层,出人头地,在那个年代,读书是唯一的出路。

您为了让两个儿子读书,从来不让他们干重活,每当叔叔想帮忙分担的时候,您总会训斥着他去读书,自己包揽了所有农事。

正因如此父亲和叔叔也极为优秀,他们是您的骄傲,在我的印象中,每当我晚上挑灯学习时,奶奶总会提到叔叔上学时,“那时他住校,他的同学几乎都是有钱人家的孩子,看不惯他每天努力学习,宿舍熄灯很早,同学便会砸掉他学习的煤油灯,可他被砸掉就继续买新的,每天夜里坐到楼梯间里,就这幽暗的煤油灯学习。”

那个时候农民家的孩子大多是不上学的,都在家里帮助干农活,最后在穷山村里待一辈子。

可您没有,您总能在各个阶段看到更远的未来,没有因为贫穷而在教育上马虎一点。我长大后经常和母亲说,爷爷不像个农民,他是个伟大的诗人,用他的一生书写最朴实的章节,从没受到过高等教育,除了劳动没有一技之长,在社会最底层摸爬滚打,奋力压榨自己,让自己的子女走出了山村。

您没有因为贫困而放弃逆境之中的奋力挣扎,更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将这些苦难带到家庭之中,可谓是个优秀的教育家。您在我的教育上也是如此,记得几年前我想要换琴,我的父母说我未来的职业并不是弹琴,没有必要花几万块钱买那么贵的琴,现在想来是这样的,可那时的您抱有完全不同的想法,您说如果我一直坚持这项爱好,您愿意出钱。这样的举措无论在何时我都会为之触动。

您身上沾满了乡土的气息,内心却始终是超出现实界限的理想主义者,坚强自立、勤勉执着,他便是这样一个平凡又不甘的人。

言简意赅地说,重情重义是您融入血脉之中的品行。有一次去城里办事,因为一些疏忽,事情没有交代清楚,为此从家到城里来来回回跑了好几趟,来去都是几十里的路,您却没有丝毫抱怨,说是不能因为自己的疏忽让人家吃了亏。

您是个不善言辞的人,便会在行动上敲打子女,将希望寄托在了两个儿子上,让这样的情义得以传承。

您虽文化学历不高,但却喜欢钻研一些人情世故理论,所以在道理上十分通透。

记得小时候回家,您带着父亲和我去老家孔城老街上选贴画贴在家里,每人选一张,您自己选了一张“人字只两笔,写尽却一生,”,让父亲选了"三分天注定,七分靠打拼,"给我选了“没有成果的年纪,是日历叠成的废纸。”一句句都贴切自然、朴实无华,这正是他润物无声的表达方式,流淌在血液中,早已无声无息地滋润了有心人。

“麻绳专挑细处断,厄运专找苦命人。”奶奶常说,爷爷是个苦命人。

2020年您被查出食道癌中晚期,痛苦一直持续到了生命终止的最后一刻。

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,您便已经消瘦得不能下床。都说“民以食为天”,吃饭是人最重要的事情,可食道癌让您的进食成了难事,最后只能吃进去一些稀碎的食物。

连续好几个月我放学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回家看您,只见您全身僵硬地躺在床上,一口一口地努力咽着食物,面目已经全然没了以前的神采奕奕,取而代之的是消瘦而痛苦的面庞。

那时奶奶常在夜里抹着眼泪跟我诉说之前的故事,老一辈人的感情大概就是这样简单复杂,平日里即使吵得不可开交,可真谈到爱恨别离,总是有许多真情流露。

她说您年轻的时候有许多次与死亡擦肩而过,曾经掉进深井之中,最后挣扎着、用力蹬下草鞋最后浮上来,也曾经被成群的马蜂追,最后在医院里捡了条命回来,事后还经常念叨看病的钱,仿佛生死都与他无关。

许多不曾出现的场景在我的脑海中浮现,那样鲜活的脸逐渐和眼前憔悴消瘦的面庞重合在一起,我的眼眶不知何时早已盈满了泪水。

此情可待成追忆,只是当时已惘然。

您与这个世界告别的方式平淡又不留遗憾,年轻时为自己的儿女操心、劳作,年老后又疾病缠身,您没有过上一天的好日子。

拙劣的文字无法诉说您颠沛流离的一生,我牢记着您说的话,人要少说话,多做事。

生命脆弱不过如此,翻过千万篇记录您生命的画卷,我只觉得有些悲哀的美,谁又不曾是个风华绝代的少年,只是白了少年头,您回首言笑的画面仍历历在目。

愿您在平行世界爱您所爱,人生永无涯。

———您的孙女

指导老师:刘萍萍

芜湖

芜湖高二女生,获总决赛全国一等奖!-第2张图片-福建新闻网

来源 | 大江晚报

原标题:《芜湖高二女生,获总决赛全国一等奖!》

抱歉,评论功能暂时关闭!